目前,中国有3亿电脑用户,8亿手机用户。据测算:中国电脑用户每天人均使用时间3小时,而手机用户则达到16小时,另外根据《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10年6月,我国手机网民数已达2.77亿,较2009年年底增长了22%。预测显示,未来3年内,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电脑上网用户。5年内,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规模将超过传统的互联网业务规模。这些数据的背后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正处于蕴蓄而出的时代,特别是3G技术的发展,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操作系统等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及“终端+平台服务”模式的创新,移动互联网携3倍于桌面互联网用户,将为出版业带来比传统出版更为广泛的受众。移动阅读和移动出版成为趋势,移动互联网阅读打开的不仅仅是一扇窗,更是窗外的广阔天空。
在传统出版时代,出版业以其专业性、创造性、规模性承载着知识传承的重任,处于出版产业链的核心地位。但随着互联网、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,出版业在出版产业链的地位悄然发生着变化。在互联网阅读中,受众获取信息、获取知识等多以新闻栏目、博客、互动百科、微博等形式获得,而这些很难看到传统出版业的身影。在移动阅读中,手机网民看到的是运营商提供的阅读平台,以及其上的内容服务,而传统出版业则被消隐到了运营商的身后。终端的创新与融合,使内容传播的载体多元化、多样化,特别是近年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、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和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等新的移动终端的大发展,受众阅读习惯不再仅限于传统纸质载体阅读,而是转向多样化阅读终端,同时也带来阅读内容的多媒体化和融合化。
目前,我们处在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,出版商需要重塑自己的定位:这就不仅是从传统纸质书刊出版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,更重要的是要向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商转型。从长远看,内容依旧是数字出版的核心,但出版商仅做内容提供商是不够的,内容提供商只是盘活存量的内容资源,还没有打开增量的内容资源,因此出版商也需要角色定位的融合,关注3个转变:1.从内容提供商向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商转变。这不仅意味着名称的改变,更意味着内容生产模式、服务模式的重新认知。2.内容生产模式的转变。从只关注内容选题、审核、出版,到关注内容再出版、多元出版而构建的资源服务平台建设;从关注为纸书报刊设计的生产模式,到关注为数字出版而设计的生产模式。3.服务模式的转变。从单向的内容数据流(内容以纸质载体通过书店推送到读者),到双向闭环的信息知识流(从各种途径获取读者的关注等信息,到创作内容推送到读者,到读者对内容的反馈),再到全方位的服务(纸质载体、互联网载体、手机载体、阅读器载体)。
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大背景下,融合与创新是最至关重要的。融合体现的是角色的融合、产业链相关环节的融合,创新需要传统出版商颠覆传统内容出版和发行模式,以创新思维去创造良好的数字出版生态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