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不朽的丰碑
——读《清代药性剧》
胡谷中[山西]
老同学贾治中(原山西中医学院古文献教研究主任、教授)寄来了书:《清代药性剧》。就是这部书解开了我们60年未见面、没音讯的心结,也拉近了我们大学毕业后,你东我西天各一方的距离。
我们都是步入耄耋之年的同龄人,很意外,贾治中的心态最年轻,仍在奋笔著述,偕同夫人杨燕飞(原山西中医院伤寒教研室主任、教授)合作完成了这部书:《清代药性剧》。沉甸甸的五十六万八千字数,令人瞠目结舌,显示了非凡魄力。相当于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的《红楼梦》的字数。曹雪芹写了《红楼梦》前八十回,只好由后人高鹗续补。在卷首他曾如此慨叹:“字字念来都是血,十年辛苦不寻常。”这话道出了大凡写大部头书的人的心声,确实不容易,很辛苦,很辛苦的事!二位教授花去了二十多年的时间,正是他们退休至今的全部时光。有人说,退休以后,即为工作阅历画上了句号。从此便可以颐养天年,欢度晚年。“六十岁游游逛逛,七十岁打打麻将,八十岁晒晒太阳。”人到了这个年龄段,干什么都晚了。要是能再年轻20岁,哪怕10岁,我如何如何。其实,人生路上的早与晚,只是时间排列的先后而已;今天对于昨天,是晚了一天,可对于明天不又早了一天吗?如果不抓住今天,等到了明天,再回头埋怨今天,那只能留下晚而又晚的遗憾了。
贾治中和杨燕飞是我们同龄人的榜样。“晚霞未必逊晨曦”,二位有李可染大师那种“七十始知己无知”,冰心老人“生命从八十岁开始”,巴金年过九旬仍奋笔著述,齐白石在93岁高龄时,画了六百多幅画,著名画家刘海粟86岁时获意大利国家艺术院金质奖……。那种老有所为,老当益壮,青春永驻的精神品格!笔者从心底钦敬二位付出了辛苦,收获了成功。作为老同学,有幸分润这份光荣和喜悦,向二位顶礼膜拜衷心祝贺!
《清代药性剧》的成功出版,已赢得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赞赏:山西省人大副主任、山西中医学院院长周然教授为本书作序,北京中医大学钱超尘教授为本书接洽出版事宜,山西省阳泉市委秘书长、原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刘星先生曾协助本书的研究及出版事宜。此外,郑金生先生从德国柏林图书馆摄录并电邮发来《药会图》四种钞本之全部书影,赵怀舟先生从网上搜索并下载了一批药性剧钞本及印本,以及绿依先生文章的图片提供,家侄女贾宁博士自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拍摄并发来清同治《药性巧合记》书影……
就目前来看,这是一部相当精致、精到,是一部臻于完美的药性剧经典。一部引路开道,传播继承中国医药文化、古代中医医药,在亿万百姓喜闻乐见的舞台戏剧中曾经有过的辉煌。直到今天山西临汾蒲剧院保留剧目中,仍能见到《百药图》,亦为《鸳鸯扇》,梆子腔剧本。剧中人物,均取中药名。中医学是中国文化的脊梁,中华民族五千年赖以繁衍延续的根。中国哲学,中华文明,全包含在中国医学、医药文化之中。
笔者见到出身于英、美两国的医药世家的奥茵斯坦医学博士写了一本书,名叫《现在治病,未来治愈》(Toddy Medicne, Tomorrow Healing),内容是“对抗疗法”,国人习惯称之为“西医”的医学原理。主要目的是“治病”。所谓“治病”,包括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诊断,以后该处方用药物的处方服药(化学药物),该打针的打针,该动手术的动手术,该换器官的移植器官。一般说来,对症治病,病都“治”了,人死了。这句话成了奥博士的名言,也成了医学界的口头禅,当然他们不会在病人面前说。奥博士由于出身医药世家,他对“发财”的观念比较淡漠。他这一生,实在最想见到的,不是“病治了”,而是病人真的被“治愈了”。他希望见到一个完整的人康复,而不是只剩下一个残伤的躯壳和一个破产的家庭。他说,是时候了,我们不是没有为医药科学(对抗治疗医学)尽力,我们尽力一百多年了。我们应该回头了,同时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在明天(未来),特别是有志从事医药的人士们,千万不要怀念着“治病”,这个观念落伍了,过时了,而且,非常无聊。他真诚地认为:中国医药学,无疑是世界的医药的“明天”。因为他坚信中医药原理、哲理和学理具备完整的条件,成为今后世界医药学的指导。他的信念影响了英国和美国千千万万的人。
笔者从《清代药性剧》“序”中,有这样一段话:“西学东渐以来,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各种新思潮、新文化的冲击持续了几百年,直到今天,传承危机仍然挥之不去,创新发展显得后劲不足。
另一方面,现代文化产业的过度趋利行为,导致创作上低俗之风泛滥,譬如当下正在播出的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,对民族性格、价值取向、审美情趣都会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。”这话意味深长,是历史问题,历史是一面明镜,古往今来发生的一切事情,都能在这里找到应有的评价。历史是一幅长而绚丽多彩的画卷,既有辉煌,又有岁月久远的苍影。历史是割不断的人文长河,现实源于历史。唐代张仲景、明代李时珍,到了清代,就没有出过名医。影视剧中的“喜来乐”是编出来的,为戏而戏而已。其实清代对汉文化的内在创造力是压制的。中国医学、医药科学没有有效地发展起来。现今只有中医学能代表中国科学。中医从阴阳五行出发,提出了天人相应以及经络与气的认识,从而以气为人体生命的核心,以行气活血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,遂成中医治病的根本,西医则从具体的人体解剖认识疾病,对细菌、病毒、神经等进行分析研究,以杀菌、止痛、镇静为治病的根本。运用的“替代疗法”,即用药物来替代人体各脏腑的功能。
中西医二者的区别,关键在于对经络与气的认识上。这恰恰是中国科学定义中的“无形的”和不可见的重要内涵。而西医学主张实证,必须能看到才算,结果人体内许多无形的、不可见的因素,西医不予承认,这也是西医今天走向死胡同的必然原因和结果。
对无形的,不可见的事物采取不承认或否定的态度,通常是西方科学以及西医学惯用的手法,这表现出了它的无知和霸道,也蒙蔽和毒害了许多被西化了的中国人。笔者亲身经历、耳闻目睹,中国人凡是学西医者绝大多数不认同中医,甚至借“中西结合”的幌子,只用西医,不用中医,抵制中医,反对中医医药,意味着相当多的中国人正在快速地丢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。一个民族,失去了自身的文化,就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之举,必然会受到中华民族的谴责和唾骂。一个民族失去了自身的文化,就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,又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?中国医学,源远流长,自神农尝百草,发明医药起,迄今将近六千年历史,数千年来名医辈出,屡有发明,著作浩繁,对民族保健之贡献至大,由中华民族人口能占全球之首可证。甚至,说“中医不是科学”,这句话应改为“中医不是西方科学”才对。
“科学”是有其定义的,但这个定义却是在哲学方法指导下取得的。任何文明、任何文化、各个学科以及经验的总结,均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。而对哲学方法的应用,大多数人是不自觉的,这种状态被我们的祖先归纳为“百姓日用不知”。西方文明及其内涵是西方哲学方法(逻辑方法)指导下建立的,中华文明及其内涵是在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下建立的。西方哲学方法注重的是微观;中国哲学方法则注重的是从事物宏观到微观。依据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方法,指导建立了中西方不同的文明形态和文化。既然有两种哲学方法,那么科学定义也必然会表现出它们的不同内涵。中国哲学方法由于自古以来没有成书,只是少数人懂得,以至于到了清代已经失传,使得中国哲学方法没有与现代社会相遇。在今天,中国哲学方法重新被拔萃出来后,中国人将它用对现代社会各个科学重新认识,重新定义,并创立新的学科。
中国哲学方法对科学的定义为“顺其自然地从宏观上把握事物,胜物而不伤,”反映事物宏观与微观的,内在的与外在的,可见的与不可见的,有形的与无形的内涵和规律,并试图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和存在形式,以此说明事物,创立学科。西方哲学方法对科学的定义为“运用范畴、定理、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”(摘自《辞海》1999年版)。
不同的科学定义,所涵盖的科学内涵也是不同的,因此,说“中医不是科学”,实际上是走了极端,即认为世界上只有西方哲学方法(逻辑方法)一种,而不知在中国,还有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方法。这也是因不知中国哲学方法的存在和不懂哲学方法的内涵而造成的,中西医同样都在为人治病,却得出了不同的医学理论。就是因为指导方法的不同造成的。两种不同的哲学所得出的科学定义,现在只有医学才能将其意义清楚说明。“后劲不足”、“挥之不去”的感叹,是在惊醒所有中国人永远热爱自己的文化,永远热爱中国医学,不要让它在发展了数千年后,被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给消灭掉!所以,周然教授赞赏“贾、杨二位教授撰写此书正当其时,不仅为我们保存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,更向我们展现了几个世纪的文化生态,可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中的一部力作。”把视野从今天延伸到社会的昨天,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(司马迁),参照现实,进而投向未来,从中得到启迪。
综览全书,笔者以为该作品在撰述上的三个优点值得一提:
第一个优点是史料丰赡。二位教授本着“考古贵原情,立论贵持平”,参考群书,评其异同,俾归一途,而博览稗野,厘定核梳,考订辨伪,摄真纪要,“宥于当时手头资料与认识,之前发表的一些见解,不免粗疏肤浅,(其实是精到翔实)把它们原样保留,是为了给读者及后学者一个合理的交代。(见“自序”)上篇:校注;中篇:历年收集到的民间藏品(国外、网上),下篇:研究、校正、质疑、论断、分类编纂,祈祈以求真,孜孜以求信,史料丰赡。
第二个优点是很有学术品位。在探究《清抄本“群英会”研究》、《草木传》作者考辨质疑,《关于“蒲松龄集、草木传》、《古典科普文学创作的巅峰—“清代药性剧”三论》运用夹叙夹议笔法,“记事者必提其要,篡言者必勾其言”,本书不囿于单纯纪实,注意到提要勾言,烛微抉幽,事理交融,升华识见,学术色彩,醒然可观。
第三个优点是可读性强。编撰结构,表述形式,可读性强弱是关键。英国思想家罗素说“历史既是科学,也是艺术”,前者是学术性要求,后者为普及性必须。药性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,要使传统复活青春,为能演。二位教授曾作过尝试请皮影戏剧团演出,再现其貌。语言文字生动、通俗,撰述行云流水,简炼明亮,引用原作辅以影像、手抄真本,诠释演义,增强可读性。使一般文化层次的读者也能了然其义,生动表述,立体的结构成了有利于普及的特点。
中国传统的著书立说要求,应具“德、才、学、识”。非德无以立言,非才无以广才,非学无以深刻,非识无以明鉴,其识为根本。须有知微见著,鉴古知今的洞察力,达到传统与时代感的融和提升。本书释难解疑,拾遗补阙,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药性剧、中国医药传统文化,引了路、开了道,为后来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基础,作出了重要贡献,确乎是弥足珍贵的。
运城的老同学都在学样,著书立说或写自己,行动起来了。夕阳如画,晚霞如诗,我们应该把晚年生活装点得更加绚丽,再现人生的理念和价值,谁不是教中学、教大学,写了五六十年文章,能不出一部像样的好书吗?
谢谢贾治中老同学,谢谢夫人杨燕飞二位教授寄来了书。
(本高编辑:吕孟州)